病與郁
一、因郁致病
1.抑郁與高血壓病
美國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總是對往事耿耿于懷,或者對未來憂心忡忡,或者對別人的話過分在意,陷入過度憂慮狀態,將不利于身心健康。這項研究表明,過度憂慮會使人的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而且還會促使人體大量分泌一種應激激素,給心臟增加負擔。
科學家建議,在短期內通過轉移注意力可以緩解因過度憂慮給身心造成的壓力。如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聆聽悠揚的古典音樂等。
2.抑郁與失眠癥
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尤以抑郁癥引發的比例更高。
諸如失意、失業、親友亡故、離異以及人生中的種種挫折、意外等,都可能會導致人們抑郁,久而久之亦會繼發許多其他病癥。最常見的當屬失眠癥了。
, http://www.nyjnhbj.com
人們都有類似的切身體驗,當心理憂傷、焦慮或者思慮難以決策時,就很難入睡,即使上床很早,但仍是睡不著。
3.抑郁與糖尿病
糖尿病,中醫稱為“消渴癥”。它是由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的病癥。然而不論是上消、中消還是下消,其病因、病機都與肝功能失常息息相關。而肝屬木,木喜條達,喜疏泄,最忌抑郁。
由其他原因導致抑郁,并由此誘發糖尿病亦很多。如有的人因離婚后長期憂郁苦悶,嗜好煙酒,進而患糖尿;有的人因失戀、炒股虧損、下崗、晉級未遂等,患抑郁癥未得到及時治療,繼而患糖尿病等。
抑郁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重視、及時醫治而誘發的繼發病癥,并從此形成惡性循環。當一個人身患數病時,那就比較棘手了。
4.抑郁與心臟病
, 百拇醫藥
我們平時用到與“心”相關的詞很多,如心煩意亂、心亂如麻、心驚膽戰、心急如焚、心猿意馬、三心二意、心如死灰、心如刀絞等。這不難看出,人的一切情志活動、情緒反應等都和心息息相關。換言之,情緒影響了“心”,之后才引起心臟的變化。
中醫理論認為,心藏神,心主血脈等。
情志郁結首先會引起氣機變化,即思則氣結,結則氣滯,氣滯則導致血瘀,血瘀才會引起心臟的節律變化,即心動過緩、心律失常,進一步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再惡化到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肺心病、風心病等多種心臟病,祖國醫學統稱為“胸痹”。所謂痹,可理解為閉塞不通,若想治之,必須疏通氣機,疏通血脈。以達到通則不痛也。
5.抑郁與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的發生除與飲食、運動等因素相關外,最重要的情志因素就是抑郁。常見有些老年人退休后,由于心理落差太大而郁郁寡歡。權力沒有了,影響失去了,朋友遠離了,親戚疏遠了,等等,都會使人感到“人走茶涼”的無奈。
, http://www.nyjnhbj.com
還有些人由于生意失敗、升學未果、婚姻破裂、子女離棄以及人際關系的種種問題等,突發腦卒中,撒手人寰。
更有些中年骨干分子,長期飲食起居不節,加上競爭激烈,使身心長期緊張而導致腦血管病的發生。
6.抑郁與潰瘍病
戴爾·卡耐基說:“潰瘍病的病因往往不是因為吃了什么,而是因為憂慮什么!蔽甘恰扒榫w器官”,換言之,吃得再好,也不如在情緒好的狀態下去吃?梢姵允裁床⒉恢匾,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態去吃。
患過潰瘍病的人都知道,每當在其心情好的時候,癥狀就減輕;每當在其心情較差或抑郁煩躁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
7.抑郁與皮膚病
, 百拇醫藥
近年來,皮膚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如濕疹、過敏癥、牛皮癬等,可有些人只重視藥物治療,即內服或外用各種藥物,往往很長時間不能治愈,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疾病遷延不愈,豈不知情緒對皮膚病的影響往往被人忽視了。中醫理論認為,肺主氣,主一身之表,在志為憂,憂愁、抑郁則傷肺,肺傷則體表不和,衛氣失調,即肺的“宣降”失司,久則郁閉血瘀,瘀則血熱而生病。
不論什么病,從廣義上講,都是氣血失和,氣滯血瘀。若肺氣宣通則氣血和暢,何病之有?
8.抑郁與肥胖癥
我國現有9000萬肥胖癥患者,有2億人超重,這些除與飲食不科學以及運動量過小等因素相關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抑郁。中醫理論歷來強調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而抑郁癥,其表現的癥狀首先是氣郁、肝郁,看什么都無興趣,心中郁悶、倦怠懶動,不愿與人交往,不愿活動,從而導致氣血循環阻滯,不出汗則肺毒積,便不通則腸毒積,血氣不順則血毒積,積久化濕化熱,體重自然潛增暗長,身體一胖,活動受限,于是更懶,從此形成惡性循環。
, http://www.nyjnhbj.com
遺憾的是,很多胖人并不從飲食、情緒去調節自己,偏偏遍嘗各種減肥藥,從而又導致副作用的出現。
9.抑郁與其他疾病
因為77%的人類疾病與情緒有關,因抑郁而導致的疾病,很難在本文中一一列舉,主要有肺結核、脈管炎、胰腺炎、肝炎、腎炎、膽囊炎、鼻炎、痛經、乳腺炎,以及各種良性腫瘤等,這就提醒我們在患了抑郁癥后要及時尋找摒除它的方法,以免形成其他疾病。當病癥蜂起、錯綜復雜時,自治自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甚至還會引起更大的挫折與不幸……
二、因病致郁
1.慢性病、疑難病都會導致抑郁
臨床證明,很多人得了慢性病、疑難病之后經久不愈,會導致悲觀絕望,甚至厭世。這些消極情緒如不及時調整、疏泄,就會加重原來的疾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事實表明,很多慢性病并不是特別疑難和不能治愈,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思想、觀念、態度的不正確、不豁達,放不下。
, http://www.nyjnhbj.com
2.對待疾病的態度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你遭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生命、疾病、命運的人生態度。換言之,影響人們的不是外在事物,而是人們對外在事物的看法。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我們有時不能改變我們的工作,但我們卻可以改變我們工作時的心情。這就是以心轉境。莫為境轉的哲理。
三、如何斬斷病與郁的惡性循環鏈
疾病和情緒形成一個循環鏈,要么我們能及時地治愈疾病,要么我們馬上改變自己的消極情緒。事實上,改變了情緒,就能夠很快減輕甚至消除疾病,這就是精神神經免疫學的治療機制。不論什么疾病,只要你能笑得出來,并經常去笑,你的免疫功能就能提高。難道這不是物美價廉的醫家良藥嗎?
“心身并治”是對待身心疾病的重要治療法則,也是自愈醫學的治療學基礎。換言之,如果治療疾病不先從心理、精神上下功夫,而僅僅從肉體上去治療,那無疑是舍本逐末。, 百拇醫藥(李增黌)
1.抑郁與高血壓病
美國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總是對往事耿耿于懷,或者對未來憂心忡忡,或者對別人的話過分在意,陷入過度憂慮狀態,將不利于身心健康。這項研究表明,過度憂慮會使人的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而且還會促使人體大量分泌一種應激激素,給心臟增加負擔。
科學家建議,在短期內通過轉移注意力可以緩解因過度憂慮給身心造成的壓力。如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聆聽悠揚的古典音樂等。
2.抑郁與失眠癥
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尤以抑郁癥引發的比例更高。
諸如失意、失業、親友亡故、離異以及人生中的種種挫折、意外等,都可能會導致人們抑郁,久而久之亦會繼發許多其他病癥。最常見的當屬失眠癥了。
, http://www.nyjnhbj.com
人們都有類似的切身體驗,當心理憂傷、焦慮或者思慮難以決策時,就很難入睡,即使上床很早,但仍是睡不著。
3.抑郁與糖尿病
糖尿病,中醫稱為“消渴癥”。它是由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的病癥。然而不論是上消、中消還是下消,其病因、病機都與肝功能失常息息相關。而肝屬木,木喜條達,喜疏泄,最忌抑郁。
由其他原因導致抑郁,并由此誘發糖尿病亦很多。如有的人因離婚后長期憂郁苦悶,嗜好煙酒,進而患糖尿;有的人因失戀、炒股虧損、下崗、晉級未遂等,患抑郁癥未得到及時治療,繼而患糖尿病等。
抑郁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重視、及時醫治而誘發的繼發病癥,并從此形成惡性循環。當一個人身患數病時,那就比較棘手了。
4.抑郁與心臟病
, 百拇醫藥
我們平時用到與“心”相關的詞很多,如心煩意亂、心亂如麻、心驚膽戰、心急如焚、心猿意馬、三心二意、心如死灰、心如刀絞等。這不難看出,人的一切情志活動、情緒反應等都和心息息相關。換言之,情緒影響了“心”,之后才引起心臟的變化。
中醫理論認為,心藏神,心主血脈等。
情志郁結首先會引起氣機變化,即思則氣結,結則氣滯,氣滯則導致血瘀,血瘀才會引起心臟的節律變化,即心動過緩、心律失常,進一步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再惡化到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肺心病、風心病等多種心臟病,祖國醫學統稱為“胸痹”。所謂痹,可理解為閉塞不通,若想治之,必須疏通氣機,疏通血脈。以達到通則不痛也。
5.抑郁與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的發生除與飲食、運動等因素相關外,最重要的情志因素就是抑郁。常見有些老年人退休后,由于心理落差太大而郁郁寡歡。權力沒有了,影響失去了,朋友遠離了,親戚疏遠了,等等,都會使人感到“人走茶涼”的無奈。
, http://www.nyjnhbj.com
還有些人由于生意失敗、升學未果、婚姻破裂、子女離棄以及人際關系的種種問題等,突發腦卒中,撒手人寰。
更有些中年骨干分子,長期飲食起居不節,加上競爭激烈,使身心長期緊張而導致腦血管病的發生。
6.抑郁與潰瘍病
戴爾·卡耐基說:“潰瘍病的病因往往不是因為吃了什么,而是因為憂慮什么!蔽甘恰扒榫w器官”,換言之,吃得再好,也不如在情緒好的狀態下去吃?梢姵允裁床⒉恢匾,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態去吃。
患過潰瘍病的人都知道,每當在其心情好的時候,癥狀就減輕;每當在其心情較差或抑郁煩躁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
7.抑郁與皮膚病
, 百拇醫藥
近年來,皮膚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如濕疹、過敏癥、牛皮癬等,可有些人只重視藥物治療,即內服或外用各種藥物,往往很長時間不能治愈,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疾病遷延不愈,豈不知情緒對皮膚病的影響往往被人忽視了。中醫理論認為,肺主氣,主一身之表,在志為憂,憂愁、抑郁則傷肺,肺傷則體表不和,衛氣失調,即肺的“宣降”失司,久則郁閉血瘀,瘀則血熱而生病。
不論什么病,從廣義上講,都是氣血失和,氣滯血瘀。若肺氣宣通則氣血和暢,何病之有?
8.抑郁與肥胖癥
我國現有9000萬肥胖癥患者,有2億人超重,這些除與飲食不科學以及運動量過小等因素相關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抑郁。中醫理論歷來強調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而抑郁癥,其表現的癥狀首先是氣郁、肝郁,看什么都無興趣,心中郁悶、倦怠懶動,不愿與人交往,不愿活動,從而導致氣血循環阻滯,不出汗則肺毒積,便不通則腸毒積,血氣不順則血毒積,積久化濕化熱,體重自然潛增暗長,身體一胖,活動受限,于是更懶,從此形成惡性循環。
, http://www.nyjnhbj.com
遺憾的是,很多胖人并不從飲食、情緒去調節自己,偏偏遍嘗各種減肥藥,從而又導致副作用的出現。
9.抑郁與其他疾病
因為77%的人類疾病與情緒有關,因抑郁而導致的疾病,很難在本文中一一列舉,主要有肺結核、脈管炎、胰腺炎、肝炎、腎炎、膽囊炎、鼻炎、痛經、乳腺炎,以及各種良性腫瘤等,這就提醒我們在患了抑郁癥后要及時尋找摒除它的方法,以免形成其他疾病。當病癥蜂起、錯綜復雜時,自治自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甚至還會引起更大的挫折與不幸……
二、因病致郁
1.慢性病、疑難病都會導致抑郁
臨床證明,很多人得了慢性病、疑難病之后經久不愈,會導致悲觀絕望,甚至厭世。這些消極情緒如不及時調整、疏泄,就會加重原來的疾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事實表明,很多慢性病并不是特別疑難和不能治愈,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思想、觀念、態度的不正確、不豁達,放不下。
, http://www.nyjnhbj.com
2.對待疾病的態度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你遭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生命、疾病、命運的人生態度。換言之,影響人們的不是外在事物,而是人們對外在事物的看法。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我們有時不能改變我們的工作,但我們卻可以改變我們工作時的心情。這就是以心轉境。莫為境轉的哲理。
三、如何斬斷病與郁的惡性循環鏈
疾病和情緒形成一個循環鏈,要么我們能及時地治愈疾病,要么我們馬上改變自己的消極情緒。事實上,改變了情緒,就能夠很快減輕甚至消除疾病,這就是精神神經免疫學的治療機制。不論什么疾病,只要你能笑得出來,并經常去笑,你的免疫功能就能提高。難道這不是物美價廉的醫家良藥嗎?
“心身并治”是對待身心疾病的重要治療法則,也是自愈醫學的治療學基礎。換言之,如果治療疾病不先從心理、精神上下功夫,而僅僅從肉體上去治療,那無疑是舍本逐末。, 百拇醫藥(李增黌)
參見:首頁 > 保健版 > 健康快訊 > 健康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