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諧與科學發展觀說中醫
中醫學在中國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和思維。對臨床醫生來說,最基本的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的個性化辨證論治的方法!搬t道在乎識證、立法、用方,此為三大關鍵。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識證尤為緊要!敝嗅t學蘊含著和諧觀與科學發展理念。
領會中醫學精神和運用中醫學思維
生命的和諧狀態被打破就產生了疾病,和諧是健康生命的根本,既不是對等,更不是各要素的全部強盛,而是自然生態下生命體的和諧統一。證既是疾病的功能態,更是生命體失和諧狀態的關鍵癥結。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活的靈魂。人是一個有機整體,這是生理的整體觀,從臨床醫生的角度講,更應該強調是病理的整體觀,即疾病機制的序貫性和聯系性,總是圍繞生命體失和諧狀態的某個關鍵癥結在演變。辨證論治不是套方施治,也不是癥狀堆積的分型對號入座。中醫治病的過程就是找出導致該狀態的關鍵癥結(辨證),解除該狀態的過程(論治),而不是對癥設藥的過程。
中醫臨證,應注意三結合
即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傳統用藥與現代研究相結合。必須打破一些固相思維和誤區。如炎癥就是熱證,熱證定要清熱解毒;尿蛋白就是精微下漏,就要補益固澀;咽紅必是熱毒,治必清熱利咽;怪病必痰,久病必瘀;表證必是外感,內傷里證不見;辨證資料的收集,不越西醫系統癥狀問診的雷池等等。
樹立先進性觀念,強化實踐能力培養
中醫臨床處方是醫生的手段和工具之一,綜合體現了醫師的態度、思維、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中醫藥理論的把握運用能力。一個優秀的中醫師必須具備:做人能力。即對社會人和自然人生命現象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健康的身心和執業素養,相應的文化和人格信度;為醫能力。不僅具有診療知識技巧,而且對先進文化、知識和技藝,都應兼收并取,以科學的態度運用;中醫能力。中醫師面對生命現象,依據中醫理論和思維而制訂的整體、辨證的解決方案,具有極強個性化和針對性,對病人意義重大。好的中醫必須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是中醫理論的繼承創新者,要擺正醫生、處方、病人的關系,臨證不能只見病,還要看到人。
中醫學研究和臨床需要科學發展觀
提倡因事、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中醫學的特征和現實尋找對策,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中醫學是臨床和研究的起點。不能過分強調“對立斗爭”,中醫的冷戰思維是否也需要撥亂反正。中醫研究的終極目標,不是研究中醫,更不是為了解釋已有的中醫觀念或古代中醫,而是用和諧與科學發展的觀念和中醫學的方法和思維來研究生命現象,是發展是創新是重建,不是單純的解釋與保存。與新的現實情境對話,與中醫學面臨的挑戰對話,本著中醫學發展的規律,借科學技術之楫,埋頭苦干,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http://www.nyjnhbj.com(閻兆君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院)
領會中醫學精神和運用中醫學思維
生命的和諧狀態被打破就產生了疾病,和諧是健康生命的根本,既不是對等,更不是各要素的全部強盛,而是自然生態下生命體的和諧統一。證既是疾病的功能態,更是生命體失和諧狀態的關鍵癥結。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活的靈魂。人是一個有機整體,這是生理的整體觀,從臨床醫生的角度講,更應該強調是病理的整體觀,即疾病機制的序貫性和聯系性,總是圍繞生命體失和諧狀態的某個關鍵癥結在演變。辨證論治不是套方施治,也不是癥狀堆積的分型對號入座。中醫治病的過程就是找出導致該狀態的關鍵癥結(辨證),解除該狀態的過程(論治),而不是對癥設藥的過程。
中醫臨證,應注意三結合
即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傳統用藥與現代研究相結合。必須打破一些固相思維和誤區。如炎癥就是熱證,熱證定要清熱解毒;尿蛋白就是精微下漏,就要補益固澀;咽紅必是熱毒,治必清熱利咽;怪病必痰,久病必瘀;表證必是外感,內傷里證不見;辨證資料的收集,不越西醫系統癥狀問診的雷池等等。
樹立先進性觀念,強化實踐能力培養
中醫臨床處方是醫生的手段和工具之一,綜合體現了醫師的態度、思維、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中醫藥理論的把握運用能力。一個優秀的中醫師必須具備:做人能力。即對社會人和自然人生命現象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健康的身心和執業素養,相應的文化和人格信度;為醫能力。不僅具有診療知識技巧,而且對先進文化、知識和技藝,都應兼收并取,以科學的態度運用;中醫能力。中醫師面對生命現象,依據中醫理論和思維而制訂的整體、辨證的解決方案,具有極強個性化和針對性,對病人意義重大。好的中醫必須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是中醫理論的繼承創新者,要擺正醫生、處方、病人的關系,臨證不能只見病,還要看到人。
中醫學研究和臨床需要科學發展觀
提倡因事、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中醫學的特征和現實尋找對策,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中醫學是臨床和研究的起點。不能過分強調“對立斗爭”,中醫的冷戰思維是否也需要撥亂反正。中醫研究的終極目標,不是研究中醫,更不是為了解釋已有的中醫觀念或古代中醫,而是用和諧與科學發展的觀念和中醫學的方法和思維來研究生命現象,是發展是創新是重建,不是單純的解釋與保存。與新的現實情境對話,與中醫學面臨的挑戰對話,本著中醫學發展的規律,借科學技術之楫,埋頭苦干,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http://www.nyjnhbj.com(閻兆君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院)